
湖南日报3月9日讯(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廖诗卉 黄磊)满目青翠绿百里,一方春色醉千山。3月8日,记者驱车来到桂阳县太和镇溪口村,见这里“田成方、地成块、路相通、渠相连”,种粮大户驾驶农机在田里进行翻耕。
种粮大户徐坪耀操作橡胶履带旋耕机,不到半小时就翻耕了近4亩农田。徐坪耀介绍,以前村里水田狭小分散、种粮效益低,大家生产积极性不高。现在,村里农田已进行高标准改造,旱能灌、涝能排,旱涝保收,亩产可提高10%以上。而且全程使用机械化作业,节省人力成本。今年,他承包了500亩高标准农田,准备种植双季稻。
桂阳县高标准农田(资料图片)
桂阳是全国产粮大县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87万亩左右。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,2011年来,该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来抓,整合涉农资金,完善田网、路网、渠网等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1.93万亩。
莲塘镇青松村以前水利设施落后,粮食生产受到干旱、水涝影响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村里修建了小溪护岸、拦河坝、机耕道,安装了涵管、闸门等。今年,返乡能人彭建军流转400余亩高标准农田,准备大干一场。
桂阳县高标准农田(资料图片)
在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,桂阳县加快农田流转步伐,推进粮食规模种植。出台水稻生产扶持政策,每年拿出3000万元奖励种粮大户,为种粮30亩以上的大户提供集中育秧服务等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,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,全县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85%以上。机械化种田,减轻了劳动强度,经济效益更好,村民种粮积极性高涨。截至目前,全县发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159个、家庭农场73个、种粮大户1000余户,流转耕地24.5万亩。
责编:欧阳泉
来源:新湖南客户端
市、县文旅广体局领导赴海南五指山慰问桂阳籍运动员
就业新征程|00后大学生谢瑶返乡创业: “城乡易货”新模式 让留守老人“菜篮子”变“钱袋子”
冠军之城|我县举办2025年"体彩杯"太极拳健身气功比赛
县妇幼保健院持续关爱女性健康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临武的石头会“唱歌”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下载APP
分享到